水稻花粉植株遗传性的观察

被引:4
作者
陈泽光
张增明
杨振堂
刘志东
机构
[1] 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花粉植株; 花粉株; 三系杂交种; 水稻; 育成品种; 改良品种; 育性; 不育材料; 遗传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864丛水稻花粉植株在未经人工加倍的情况下,多倍体占1.9—8.0%,二倍体占43.3—72.0%,单倍体占20.0—48.4%。在二倍体H1代中,可育丛为73.2—74.4%,不育丛为26.8—25.6%,其中三系杂交种的花粉植株不育丛的比例最大;H1代育性水平不高者,在H2代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杂种材料的H2代各丛(株)系间主要经济性状都表现出多样性,并有超亲性状出现。育成品种的花粉植株多数与原品种相同或相近,只有少数材料发生明显变异。花粉植株各丛(株)系内部都表现整齐一致,没有观察到分离现象。同一块愈伤组织分化出的同丛花粉植株,多数表现相同,有少数分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倍性植株的混合丛。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74+327 +3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全国水稻花培科研协作会议在扬州召开 [J].
陈洋 .
遗传, 1981, (03) :19-19
[2]   水稻花粉植株的诱导及其后代观察 [J].
徐振 ;
尹光初 ;
朱之垠 ;
毕凤云 ;
王守德 ;
刘多颖 ;
王风林 ;
钱南芬 ;
朱至清 ;
王敬驹 ;
孙敬三 .
遗传学报, 1975, (04) :294-30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