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37
作者
蒋昱州 [1 ]
徐卫亚 [1 ]
王瑞红 [2 ]
王伟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损伤; 蠕变模型; 砂岩; 非线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2 [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理论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对岩石蠕变3个阶段各自的力学状态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岩石处于衰减和稳态蠕变阶段时存在非线性硬化现象,此时可以认为岩石内部不产生损伤或者是损伤程度十分微小可以忽略不计;当岩石处于加速蠕变阶段时,岩石内部的损伤不断产生并加剧,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将一个非线性硬化函数和损伤演化方程引入到Maxwell蠕变模型中去,使其可以较好地描述蠕变的3个阶段.对向家坝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工程区的砂岩进行了三轴蠕变力学试验,依据典型的岩石全程蠕变试验曲线数据,对所提出的岩石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进行了辨识,辨识的蠕变模型和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31 / 3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考虑含水率影响的红砂岩损伤统计模型 [J].
胡昕 ;
洪宝宁 ;
孟云梅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 (05) :609-613
[2]   软岩非线性蠕变模型研究 [J].
范庆忠 ;
高延法 ;
崔希海 ;
付志亮 .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04) :505-509
[3]   盐岩非线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J].
陈卫忠 ;
王者超 ;
伍国军 ;
杨建平 ;
张保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3) :467-472
[4]   绿片岩蠕变损伤本构关系研究 [J].
徐卫亚 ;
周家文 ;
杨圣奇 ;
石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S1) :3093-3097
[5]  
Effects of Main Parameters 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Oil-Coal Slurry[J]. WANG Yong-gang1,HAO Li-fang1,XIONG Chu-an1,2,SUN Xiu-ying1 1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 2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7, China.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 2006(03)
[6]   盐岩储气库蠕变损伤分析 [J].
陈锋 ;
杨春和 ;
白世伟 .
岩土力学, 2006, (06) :945-949
[7]   基于细观力学的盐岩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J].
韦立德 ;
杨春和 ;
徐卫亚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3) :4253-4258
[8]   泥岩蠕变行为的实验研究及其描述 [J].
万玲 ;
彭向和 ;
杨春和 ;
郭开元 .
岩土力学, 2005, (06) :924-928
[9]   盐岩蠕变损伤关系研究 [J].
杨春和 ;
陈锋 ;
曾义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11) :1602-1604
[10]   煤岩蠕变损伤特性的实验研究 [J].
曹树刚 ;
鲜学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6) :817-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