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区污水对藻类种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刘玉,陈桂珠,黄玉山,谭凤仪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研究中心,香港城市理工学院应用科学系
关键词
红树林区,藻类,种群结构,污染生态,污水处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为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在深圳福田红树林沼泽进行生活污水排放对藻类种群结构及污染生态影响的研究。在海水退潮时,将生活污水排入红树林区,调查藻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当污水排入红树林后,大部分藻类不能适应生境的剧变而死亡,只有少数适应性强的种类可以存活。以扁圆囊裸藻(Trachelomomascurta)、裸藻(Euglenaspp.)、线性棒条藻(Rhabdodermalineara)、鱼腥藻(Anabaenaconstricta)为典型污染指示种类。放污水前后,底栖藻类生物量总量(叶绿素T)不呈现显著差异。近海水域藻类基本为自生地藻类,以硅藻(Bacillariophyta)为优势类群。藻类主要根据季节更替而出现种类季节演替及生物量的季节波动。污水排放对近海藻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红树林具有净化、吸收污染物的功能,但必须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金相灿;屠清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2]  
中国海洋浮游硅藻类.[M].金德祥等著;.上海科学出版社.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