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佃关系新论

被引:13
作者
高王凌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关键词
租佃关系; 地租实收率; 道义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本文是一项新的租佃关系研究的结论部分。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学者发现,几百年来(特别是在清代),中国的地租额和地租率有着大幅度的下降(其幅度多在20%以上)。在探讨了与此有关的那些问题———它意味着粮食亩产量的下降,还是租佃制度的一种“修订”?农民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有关的政府政策和法律又是如何———之后,本篇就有关地租率、旧的土地制度以及农民文化的若干问题提出几点余论,以就正于大家。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略论中国地主制经济 [J].
方行 .
中国史研究, 1998, (03) :136-147
[2]   明清庶民地主经济形态剖析 [J].
栾成显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4) :175-193
[3]   地主经济制质疑 [J].
赵冈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9, (02) :53-56
[4]   近代北方地主经营方式三例——近代农村调查札记之一 [J].
柳柯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9, (01) :157-158+77
[5]   康熙初年江苏长洲三册鱼鳞簿所见 [J].
章有义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8, (04) :89-95
[6]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地权分配的再估计 [J].
章有义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8, (02) :3-10
[7]   清代的人口压力和租佃形态 [J].
何清涟 .
江淮论坛, 1987, (06) :40-46+105
[8]   试论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 [J].
经君健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7, (02) :1-18
[9]   试论近代北方地区的分益雇役制 [J].
刘克祥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7, (02) :59-81
[10]   清代实物定额租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J].
谢肇华 .
青海社会科学, 1985, (03) :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