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的水旱地冬小麦产量估测

被引:16
作者
冯美臣 [1 ]
肖璐洁 [1 ]
杨武德 [1 ]
丁光伟 [2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2] Department of Chemistry,Northern State University
关键词
遥感; 冬小麦; 光谱; 气象数据; 产量;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27 [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4 ;
摘要
研究利用遥感数据进行了运城地区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产量关系的研究,利用气象数据和光谱数据构建了冬小麦光谱产量模型、气象产量模型以及光谱气象产量模型。结果表明:运城地区水旱地冬小麦均以5月8日左右的NDVI值与产量相关性最好,且达极显著水平,因此该时期为建立冬小麦遥感估产模型的最佳时相。通过对冬小麦光谱产量模型、气象产量模型以及光谱气象产量模型预测效果进行的F检验,表明各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其他两种模型相比,光谱气象产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有明显的提高,并且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和相对误差(RE)降低,且降低幅度较大。说明光谱气象产量模型比气象产量模型和光谱产量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平均单产的遥感估产值略高于统计数据值,旱地估产精度为80.91%,水地估产精度为87.72%;总产量的估算值略高于统计值,旱地精度为99.20%,水地精度为80.54%。因此,利用遥感和气象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单产和总产估测是可行的,且精度更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北疆棉花遥感估产最佳时相选择研究 [J].
曹卫彬 ;
刘姣娣 ;
赵良斌 ;
刘学 .
中国棉花, 2007, (03) :10-11
[2]   小麦遥感估产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J].
冯美臣 ;
杨武德 .
作物研究, 2005, (04) :251-254
[3]   利用新型光谱指数改善冬小麦估产精度 [J].
刘良云 ;
王纪华 ;
黄文江 ;
赵春江 ;
张兵 ;
童庆禧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172-175
[4]   水稻遥感估产模拟模式比较 [J].
唐延林 ;
黄敬峰 ;
王人潮 ;
王福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166-171
[5]   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多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研究 [J].
王秀珍 ;
黄敬峰 ;
李云梅 ;
王人潮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3, (02) :57-65
[6]   3S一体化技术支持下的西南地区冬小麦估产——以安宁河谷四县为例 [J].
江晓波 ;
李爱农 ;
周万村 .
地理研究, 2002, (05) :585-592
[7]   基于GIS的浙江省水稻遥感估产最佳时相选择 [J].
黄敬峰 ;
王人潮 ;
蒋亨显 ;
杨忠恩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3) :290-294
[8]   NDVI曲线与农作物长势的时序互动规律 [J].
江东 ;
王乃斌 ;
杨小唤 ;
刘红辉 .
生态学报, 2002, (02) :247-252
[9]   新疆植被遥感最佳时相选择研究 [J].
黄敬峰 ;
王秀珍 .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04) :7-10
[10]   植被资源调查中最佳时相遥感图象的选择研究 [J].
邹尚辉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5, (05) :52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