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热带荒坡地不同作物种植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蔡昆争
段舜山
陈荣均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坡地; 水土流失; 作物种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种甘薯、花生、龙眼与对照(裸地)4种处理研究了广东省南亚热带低丘荒坡地不同作物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坡地种植甘薯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可减少地表径流24.74%~97.30%,减少土壤侵蚀量89.86%~97.60%,降低土壤酸性,流失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也最少。其次为龙眼、花生、裸地。分析结果建议在雨季大力推广坡地甘薯种植和在果树幼小期间间套种旱地作物西瓜、花生、大豆、甘薯、牧草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7+172 +1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坡地耕种方式对水土流失及产量的影响 [J].
刘立光 ;
吴伯志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4) :250-252
[2]   丘陵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分析 [J].
林永知 .
水土保持研究, 1997, (01) :120-123+128
[3]   红壤坡地不同耕作影响水土流失的试验 [J].
水建国 ;
孔繁根 ;
郑俊臣 .
水土保持学报, 1989, (01) :84-90
[4]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动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彭少麟著, 1996
[5]   黑龙江省中部黑土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 [J].
常守仁 ;
谢军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0, (01)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