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沂蒙山区退耕还林(草)规划方案分析

被引:8
作者
梁仁君
林振山
许汝贞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沂蒙山区; 退耕还林; 规划;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程和重要途径。尤其在沂蒙山区,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利用G IS技术,结合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通过空间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土地利用、坡度、河流、居民点等数据进行叠置处理,以获取退耕还林的区域面积。同时对退耕还林的时序及经济林分布问题也作了一定的探讨。结果显示:沂蒙山区坡度>25°需退耕还林的面积为5.47×104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38+141 +1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GIS的青岛市山丘区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方案分析 [J].
孙希华 ;
姚孝友 ;
周虹 ;
黎家作 .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3) :109-111
[2]   我国退耕还林研究进展与基本途径探讨 [J].
杨正礼 .
林业科学研究 , 2004, (04) :512-518
[3]   退耕还林(草)工程发展模式的探讨 [J].
彭珂珊 ;
谢永生 .
世界林业研究, 2004, (03) :56-59
[4]   退耕还林还草研究之进展 [J].
孙霞 ;
尹林克 ;
孟林 ;
白根本 ;
王雷涛 .
干旱区地理, 2004, (02) :221-224
[5]   青岛市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评价研究 [J].
孙希华 ;
闫福江 ;
王新华 .
中国水土保持, 2004, (03) :13-15+47
[6]   GIS技术支持下的龙川江流域退耕还林规划方法 [J].
张军 ;
倪绍祥 ;
周跃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 (02) :27-32+95
[7]   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考 [J].
徐振华 ;
张均营 ;
王学勇 ;
成凤枝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1) :41-44+49
[8]   临沂市退耕还林地现状及分析 [J].
王学东 ;
李乃臻 ;
刘莉 ;
刘海东 ;
战臣祥 .
山东林业科技, 2002, (04) :40-41
[9]   重庆市退耕还林条件的区域比较研究 [J].
徐刚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1, (S2) :81-83
[10]   试论封山育林在沂蒙山区造林绿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J].
田宗富 .
山东林业科技, 2001, (0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