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近绿洲的荒漠表层土壤逆湿和对水分"呼吸"过程的分析

被引:32
作者
张强
卫国安
机构
[1] 甘肃兰州 730000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20
[3]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绿洲效应; 空气逆湿; 土壤逆湿; 呼吸"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试验"2000年8~9月在甘肃敦煌进行的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临近绿洲的荒漠戈壁土壤湿度和大气湿度特征,发现:活动层内土壤空气湿度远离饱和状态,水分以气态和液态两种形态存在和输送;由于绿洲效应影响,临近绿洲的荒漠戈壁不仅近地层空气多为逆湿,而且这种空气逆湿在夜间较强时可以继续向土壤活动层延伸。土壤湿度日变化能清楚地被区分为湿维持(1~6时)、水分损失(7~11时)、干维持(12~18时)和水分补充(19~0时)等4个阶段,其中湿维持阶段的土壤逆湿是最主要的结构特征,这一土壤湿度结构表明夜间土壤可以通过凝结吸收大气水分,它与白天的土壤水分蒸发共同构成土壤对大气水分的"呼吸"过程;活动层土壤逆湿的形成与土壤温度状态、大气逆湿强度和大气稳定度都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绿洲对其临近荒漠大气水分循环的影响——敦煌试验数据分析 [J].
张强 ;
卫国安 ;
黄荣辉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02) :60-65
[2]   论西北干旱气候的若干问题 [J].
张强 ;
胡隐樵 ;
曹晓彦 ;
刘卫民 .
中国沙漠, 2000, (04) :13-18
[3]   绿洲附近荒漠大气逆湿的外场观测和数值模拟 [J].
张强 ;
赵鸣 .
气象学报, 1999, (06) :728-740
[4]   降水强迫对戈壁局地气候系统水、热输送的影响 [J].
张强 ;
胡隐樵 ;
赵鸣 .
气象学报, 1997, (04) :109-115
[5]   黑河地区绿洲内农田微气象特征 [J].
张强 ;
胡隐樵 ;
王喜红 .
高原气象, 1992, (04) :361-370
[6]   一种湍流数据采集与实时处理系统 [J].
王介民 ;
崔铁民 ;
玉川一郎 ;
光田宁 .
高原气象, 1992, (04) :451-459
[7]   “HEIFE”中‘中方’微气象塔的仪器精度和观测误差 [J].
张强 ;
胡隐樵 .
高原气象, 1992, (04) :460-469
[8]   河西地区绿洲的小气候特征和“冷岛效应” [J].
苏从先 ;
胡隐樵 ;
张永丰 ;
卫国安 .
大气科学, 1987, (04) :390-396
[9]   一个强冷岛的数值试验结果 [J].
胡隐樵 .
高原气象 , 1987,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