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成分分析在小麦条锈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8
作者
袁磊
李书琴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主成分分析; 相关系数; BP网络; 预测;
D O I
10.16208/j.issn1000-7024.2010.02.049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病害]; TP183 [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影响因子过多,不但会引起数据"维爆炸",而且会降低预测精确度,为了解决该问题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模型。首先阐述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与步骤,然后分析了陕西省汉中地区1974~1997年小麦条锈病病情及相关气象资料,得出影响其流行的主要成分,最后利用得到的主要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对汉中地区1994~1997年小麦条锈病流行情况进行预测,并与未进行主分分析而建立的全要素BP网络模型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程度,有效地减少小麦产量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459 / 4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李子强;黄斌;王晓芬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2]  
中国小麦锈病.[M].李振岐;曾士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   基于Top-hat变换与主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 [J].
王江涛 ;
梅雪 ;
林锦国 .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 30 (02) :395-397
[4]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软件重构中的应用 [J].
方晨 ;
杨叶 ;
伍书剑 .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 30 (02) :365-369
[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股票指数预测研究 [J].
姬春煦 ;
张骏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6, (08) :122-124
[6]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方法的全国节水灌溉分区研究 [J].
吴景社 ;
康绍忠 ;
王景雷 ;
黄修桥 ;
宋毅夫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4) :64-68
[7]   汉中地区小麦条锈病流行因子分析 [J].
胡小平 ;
杨之为 ;
李振岐 ;
邓志勇 ;
陈汉吾 ;
柯长华 .
西北农业学报, 2000, (02) :36-38
[8]   汉中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研究 [J].
谢水仙 ;
陈汉吾 .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7, (01)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