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第15地点剥片技术研究

被引:33
作者
高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剥片技术; 锤击法; 砸击法; 周口店第15地点; 旧石器;
D O 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00.03.003
中图分类号
Q91 [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通过对周口店第 1 5地点出土的石核与石片的形态和技术特点的研究 ,本文发现该地点的石片主要由锤击法剥片产生。砸击法的应用已退居辅佐和陪衬的地位。这与周口店第 1地点在剥片技术方面有很大的差异。第 1 5地点石核的形态特征显示两种锤击剥片方式曾应用于该地点 :多向剥片和双向交互剥片 ,表明生活于该地点的古代人类能够成熟而系统地用锤击技术开发利用脉石英材料 ,并可根据原材料的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方式生产石片加工石器。该研究认为第 1 5地点的石制品中不存在真正的勒洼娄瓦技术产品。在打片时石器制造者偶尔对石核的工作面进行修理 ,但对台面则基本不做修整 ,直接打片。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1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