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地区小流域治理前后降雨因子对产流、产沙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5
作者
段青松 [1 ]
字淑慧 [2 ]
吴伯志 [2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滇中地区; 小流域; 灰色关联分析; 降雨因子; 产流; 产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对滇中地区典型小流域———王家箐进行综合治理,对治理前后气象、水文、水土流失资料进行观测,运用灰色理论分析了降雨因子与产流、产沙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该小流域治理前后各降雨因子对径流量、泥沙量的影响的关联序基本不变,降雨复合因子PI30,PI60,PI10是影响产流、产沙的主要因子,降雨量是影响产流、产沙的第2因子,雨强对其影响居第3,降雨历时对小流域产流、产沙影响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36 / 3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滇东北山区坡耕地降雨侵蚀力研究 [J].
杨子生 .
地理科学, 1999, (03) :74-79
[2]   黄土高原南部缓坡耕地降雨与侵蚀的关系 [J].
吴发启 ;
赵晓光 ;
刘秉正 ;
唐克丽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9, (02) :54-61
[3]   安徽大别山区降雨侵蚀力指标的研究 [J].
吴素业 .
中国水土保持, 1992, (02) :36-37
[4]   云南玉龙山东南坡降雨因子与土壤流失关系的研究 [J].
姚治君 ;
廖俊国 ;
陈传友 .
自然资源学报, 1991, (01) :45-54
[5]   辽西低山丘陵半干旱地区天然降雨雨滴特性研究初报 [J].
刘素媛 ;
聂振刚 .
中国水土保持, 1988, (02) :17-19+16+65
[6]   黄土地区降雨侵蚀力R指标的研究附视频 [J].
王万忠 .
中国水土保持, 1987, (12) :36-4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