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真菌学研究及治疗
被引:53
作者:
刘朝晖
杜近云
董悦
樊尚荣
万哲
李若瑜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京
[2] 河南柘城县人民医院!河南柘城
[3] 深圳市中心医院!广东深圳
来源: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
伊曲康唑;
硝酸咪康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1.31 [阴道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引起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ulvovaginal cnadidiasis,VVC)的真菌种类的变迁 ,评价口服伊曲康唑及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治疗 VVC的疗效。方法 :对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 12 3例 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并将其随意分为口服伊曲康唑组 (5 0例 )和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组 (73例 )。用药后 1周和 4周进行随诊。结果 :1白色念珠菌为引起 VVC的主要病原 ,占 82 .1%(10 1/ 12 3例 ) ,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 (4.88%)及热带念珠菌(4.88%)。2口服伊曲康唑组和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组用药后 1周的治愈率分别为 88.0 %和 82 .2 %(P>0 .0 5 ) ,用药后4周的治愈率分别为 86 .7%和 89.6 %(P>0 .0 5 )。 3白色念珠菌所致 VVC的治愈率明显高于非白色念珠菌所致 VVC的治愈率 ,分别为 88.1%和 6 8.2 %,P<0 .0 5。结论 :白色念珠菌仍为 VVC的主要病原 ,口服伊曲康唑和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治疗 VVC均有较好疗效 ,对白色念珠菌所致 VVC的治疗效果好于治疗非白色念珠菌所致 VVC。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1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