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12
作者
孙红蕾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孔店组; 成藏控制因素; 断层; 圈闭; 东营凹陷南斜坡;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8.06.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的勘探及认识程度非常低,尤其对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油藏分布规律的认识尚不明确。通过对研究区成藏模式和油气藏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认为南斜坡孔店组主要存在T型、S型和阶梯型3种油气运移模式,可形成断层、断层-岩性和地层超覆不整合3种模式的油气藏;油气藏类型主要包括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3种。从生储盖组合特点、断层特征、圈闭形态与规模质量等方面研究了它们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提出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背景、断层及圈闭特征3方面因素的控制,斜坡带鼻状构造的反向断块圈闭、砂泥比小于30%的地区成藏最为有利。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5+113 +113-1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断块群油气藏形成机制和构造模式.[M].刘泽容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M].查明著;.地质出版社.1997,
[3]   镇泾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影响因素 [J].
周文 ;
刘飞 ;
戴建文 ;
储昭奎 ;
林家善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2) :5-8+111
[4]   辽河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 [J].
鲁卫华 ;
谷团 ;
鞠俊成 ;
陈艳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6) :26-28+112
[5]   惠民凹陷西部沙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J].
黄高健 ;
孙钰 ;
姜在兴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4) :38-40+44+113
[6]   东营凹陷主干边界断层(带)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成因解释 [J].
漆家福 ;
肖焕钦 ;
张卫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8-12
[7]   东营凹陷南斜坡输导体系发育特征 [J].
刘震 ;
张善文 ;
赵阳 ;
高先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84-86
[8]   济阳坳陷古新世孔店组生烃潜能评价 [J].
陈建渝 ;
彭晓波 ;
张冬梅 ;
冯刚 ;
杨泽蓉 ;
游兴友 ;
高维依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