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被引:12
作者
崔东 [1 ,2 ,3 ]
李卫红 [2 ]
朱成刚 [2 ]
杨玉海 [2 ]
孙国军 [1 ,2 ]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伊犁师范学院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资源与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碳; 理化性质; 相关性; 伊犁河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对伊犁河谷地区四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耕地,草地,园地和林地)0~60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理化性质(速效氮、磷、钾,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土壤有机碳与理化性质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速效氮、磷、钾、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都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其中草地的有机碳含量、耕地的速效氮含量、园地的速效钾、速效磷含量、林地的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都高于其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耕地的有机碳含量与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和蔗糖酶活性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园地的有机碳含量与速效氮、钾,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草地的有机碳含量与速效氮、磷、钾和两种酶活性(蔗糖酶和脲酶)呈极显著相关(P<0.01),林地的有机碳含量与速效钾,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相关(P<0.01)。
引用
收藏
页码:1239 / 1245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