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对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赵建民 [1 ]
陈彩虹 [2 ]
李靖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河北工程大学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水土保持; 黄河流域; 虚拟水; 水足迹;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0.09.007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虚拟水理论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评价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虽然水土保持将每年减少入黄径流8亿~21亿m3,但是黄河流域每年可以因此减少输沙用水46.12亿m3,增加蕴藏在农林牧产品中的"虚拟水"226.42亿m3,总计272.54亿m3,远大于水土保持减水量;扣除水土保持减水量,根据2000年我国人均水足迹,截至"九五"末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可以使黄河流域水资源多承载人口3974万~4179万,能大幅度提高黄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79 / 10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虚拟水的理论方法及在甘肃省的应用 [J].
徐中民 ;
龙爱华 ;
张志强 .
地理学报, 2003, (06) :861-869
[22]   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 [J].
程国栋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 (04) :260-265
[23]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J].
冯耀龙 ;
韩文秀 ;
王宏江 ;
练继建 ;
黄津明 .
水科学进展, 2003, (01) :109-113
[24]   关于陕西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建议 [J].
杨振怀 .
中国水土保持, 2000, (01) :16-18
[25]   黄土高原治理开发与黄河断流的关系 [J].
李玉山 .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6) :41-45
[26]   参照腾发量的新定义及计算方法对比 [J].
刘钰 ;
蔡林根 .
水利学报, 1997, (06) :28-34
[27]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分析 [J].
阎文哲,赵光耀,马国力 .
人民黄河, 1996, (05) :7-11+3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