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猕猴桃汁的防癌作用——(二)在体外模拟胃液中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Ames试验方法检测

被引:21
作者
宋圃菊
张琳
丁兰
机构
[1] 北京医学院营养卫生教研室
[2] 北京医学院营养卫生教研室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亚硝胺; 氨基化物; Ames; 体外合成; 阻断作用; 氨基比林; 匹拉米洞; 安替比林; 亚硝酸钠; 亚硝酸盐; 维生素; 反应体系; 猕猴桃汁; 模拟胃液; 中华;
D O I
10.13325/j.cnki.acta.nutr.sin.1984.03.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猕猴桃汁对N-二甲基亚硝胺体外合成的阻断作用,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突变试验检验。 将二甲基亚硝胺的前体物质-亚硝酸钠和氨基比林,在体外模拟胃液条件下(pH3.3,37%℃)保温一小时,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变异株TA100,按常规方法(平皿掺入试验)检验致突变性。当两种前体浓度达5mg/ml以上时,如不加阻断剂,均显示出突变阳性反应,提示反应体系中形成了有致突变性的亚硝胺。如果同时加入猕猴桃汁,可以阻断亚硝胺合成,在5mg/ml和8mg/ml两个浓度的测定结果均未出现致突变作用。在5mg/ml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桃汁和维生素C溶液进行对比,发现桃汁的阻断效率高于维生素C,每皿菌落数均值分别为252±4.2(桃汁),和445±81.2(同浓度维生素C),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证明猕猴桃汁对体外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优于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同样条件下单独保温的亚硝酸钠氨基比林或磷酸缓冲液均无致突变作用。 同样条件下处理的样品(亚硝酸钠,氨基比林各5mg/ml,加到pH3.3磷酸缓冲液中,37℃混合保温1小时)经水蒸气蒸馏,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确认为N-二甲基亚硝胺(NDMA)。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Methods for detecting carcinogens and mutagens with the salmonella/mammalian-microsome mutagenicity test. Ames BN,et al.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