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被引:135
作者
余鹏
宿淑华
李丽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山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山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山东曲阜,山东济南,山东济南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自我效能感; 归因方式; 正性事件; 负性事件;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05.01.013
中图分类号
B844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考察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对269名大学生进行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问卷测量。结果:①归因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其中负性事件的内在—外在性维度、整体—局部维度、可控—不可控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②自我效能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③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④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高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学生。结论:大学生的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影响主观幸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4+42 +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创造性、未来成就能力的相关研究.[D].张学军.河南大学.2002, 02
[2]   广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J].
郑雪 ;
严标宾 ;
邱林 .
心理学探新, 2001, (04) :46-50
[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J].
王才康 ;
胡中锋 ;
刘勇 .
应用心理学, 2001, (01) :37-40
[4]   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J].
李占江 ;
邱炳武 ;
王极盛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01) :6-8
[5]   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J].
何瑛 .
重庆师专学报, 2000, (02) :35-38
[6]   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和应对风格 [J].
施承孙 ;
钱铭怡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04) :2-4+63
[7]   归因方式和抑郁 [J].
张雨新 ;
王燕 .
心理学报, 1989, (02) :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