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玉4号雄性不育化育种过程及其种子生产体系

被引:31
作者
刘纪麟
李小琴
李建生
徐尚忠
郑用琏
涂光曙
马克军
季世国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玉米研究室!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湖北武汉
[3] 华中农业大学玉米研究室!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胞质; 恢复型杂交种; 掺和型杂交种; 种子生产体系;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0.01.003
中图分类号
S513.03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玉 4号是华中农业大学玉米研究室育成的单交种 ,1 998年 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 ,1 999年 5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为了提高制种质量和节约种子生产成本 ,于 1 994~ 1 997年进行并完成了华玉 4号雄性不育化的育种过程。其母本系HZ85已转育成 4种胞质类型的雄性不育系 :HZ85cms唐徐、HZ85cms双、HZ85cmsS和HZ85cmsM ,它们的雄花不育性稳定 ,其完全不育株率均 >98% ,高度不育株率 <2 % ,无正常散粉株。转育成的 4个雄性不育化组合 :华玉 4号唐徐、华玉 4号双、华玉 4号S和华玉 4号M均属恢复型杂交种 ,它们F1代可育株率达到 92 %~ 1 0 0 % ,散粉结实正常 ,都可单独在生产中使用 ,不需与正常胞质的华玉 4号掺合使用。它们的生产力和抗病性与华玉 4号处于同一水平。文中介绍了华玉 4号雄性不育化的育种过程 ;两段十区的不育化杂交种子生产体系 ;玉米胞质检测分类的生物分子技术方法 ;提出了利用玉米雄性不育胞质杂交种的一些见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玉米CMS-S材料雄花育性不稳定性与线粒体S类质粒相关性的研究 [J].
赖菁茹 ;
郑用琏 ;
刘纪麟 .
遗传学报, 1992, (01) :47-54
[2]   用线粒体DNA鉴定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的研究 [J].
谢友菊 ;
戴景瑞 .
遗传学报, 1988, (05) :335-339
[3]   玉米 C 型胞质雄花不育的遗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J].
陈伟程 ;
罗福和 ;
季良越 .
作物学报, 1979, (04) :21-28
[4]  
玉米育种学.[M].刘纪麟主编;.农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