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移式滑坡渐进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50
作者
卢应发 [1 ]
黄学斌 [2 ]
刘德富 [1 ]
机构
[1]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学院
[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
关键词
边坡工程; 破坏机制; 稳定性分析; 滑面边界法;
D O I
10.13722/j.cnki.jrme.2014.1117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TU43 [土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37 ;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在现行滑坡稳定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推移式滑坡渐进破坏稳定性分析法。在分析滑坡破坏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临界状态条块或单元,该临界状态条块或单元处于破坏和峰值应力之前两状态之间,并提出相应的决定方法。提出推移式滑坡2种破坏模式,模式I:整个滑体沿弱面发生推移破坏,模式II:后缘沿弱面发生推移破坏,而前缘局部沿滑体发生剪切破坏;在滑坡破坏控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模式I滑坡破坏受弱面的基本力学特性所控制,对于模式II,滑坡后缘破坏受弱面的基本力学特性所控制,而前缘受滑体的抗剪力学特性所控制,2种破坏模式的临界状态逐步由后缘向前缘移动,也即是滑坡破坏不断地产生新的峰值应力状态和破坏后区状态。对推移式滑坡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提出在滑坡模式I和II渐进破坏全过程中,滑坡破坏面上的每一点的时间与位移关系均会呈现不同的"S"型曲线特征,对于整个滑体而言,滑面上每一点的位移与高度关系曲线,在不同时刻呈现不同的抛物线型特征。分析滑面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特征,提出滑面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呈现3种类型:类型a:I型非稳定时间曲线,类型b:I型稳定时间曲线,类型c:III型稳定时间曲线。研究现行滑坡稳定性系数的计算特点,提出滑坡稳定性计算的综合下滑力–抗滑力、主推力和基于位移变化的方法。研究了滑坡的运动特点,提出了主滑方向的定义,且主滑方向随力和位移的变化而变化。研究有限元滑坡稳定计算的特点,分析引起滑坡有限元法计算不收敛的原因,提出滑坡有限元计算的滑面边界法,其滑面既可以施加理想弹塑性模型边界,计算所得稳定系数可与传统的极限状态稳定计算结果相比较,又可以施加不同的应力–应变模型边界,从而获得真实的应力场和位移场,也可利用各种方法计算相对应的稳定系数;对于滑面确定可以采用各种优选计算和现场勘查方法。提出了各种对应关系图,这些图形有利于理解提出的系统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4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slope in three dimensions [J].
Lu, Yingfa .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5, 7 (02) :109-119
[2]   滑坡关键块力学行为及力传递特征和不同应力状态的稳定系数研究 [J].
卢应发 ;
邓国栋 ;
杨丽平 ;
刘德富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 (05) :884-891
[3]   一种新的节理本构模型及几种新的滑坡稳定系数计算方法 [J].
卢应发 ;
杨丽平 ;
刘德富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 (12) :2431-2438
[4]   一种新的本构理论及其在基桩分析中的应用 [J].
卢应发 ;
路韬 ;
周建军 ;
吴新星 .
岩土力学, 2013, 34 (04) :967-973
[5]   弱化改进后的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J].
杨诗义 ;
雷学文 .
山西建筑, 2010, 36 (03) :1-3
[6]   渗流对抗滑桩加固滑坡后的影响效果评价 [J].
卢应发 ;
周盛沛 ;
罗先启 ;
吴延春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9) :1840-1846
[7]   重庆地区滑坡与降雨关系的概率分析 [J].
张珍 ;
李世海 ;
马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7) :3185-3191
[8]   两类经典滑坡发生时间预报模型的理论分析 [J].
王建锋 .
地质力学学报, 2004, (01) :40-50
[9]   论滑坡分类 [J].
刘广润 ;
晏鄂川 ;
练操 .
工程地质学报, 2002, (04) :339-342
[10]   降雨对滑坡的作用机理及动态模拟研究 [J].
殷坤龙 ;
汪洋 ;
唐仲华 .
地质科技情报, 2002, (01)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