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外围中生代盆地“下洼找油气”理念

被引:27
作者
殷敬红
雷安贵
方炳钟
苍瑞波
陈振岩
宫振超
机构
[1]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辽河外围; 中生代盆地; 下洼找油气; 勘探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辽河外围盆地小规模、呈狭条带状分布的中生代凹陷分割性强且紧邻隆起区,因而凹陷以近物源、多物源沉积为主。沉积条件决定了各凹陷储集层物性普遍较差,多方向物源交汇,形成砂泥交替沉积。储集层的低渗透性使得油气横向和垂向均以短距离运移为主,平面上油气紧邻生油洼陷分布或位于生油洼陷内,纵向上紧邻生油岩分布。根据该认识,提出"下洼找油气"勘探部署原则,自2004年实施"下洼找油气"勘探部署以来,辽河外围中生代凹陷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获得了勘探上的新突破。陆家堡凹陷五十家子庙洼陷、交力格洼陷和三十方地洼陷、钱家店凹陷胡力海洼陷、龙湾筒凹陷额尔吐洼陷、张强凹陷章古台洼陷和七家子洼陷、元宝山凹陷中央洼陷带及奈曼凹陷中央洼陷是该区下一步勘探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松辽盆地的深盆油藏 [J].
侯启军 ;
魏兆胜 ;
赵占银 ;
宋立忠 ;
毛超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06-411
[2]   内蒙古开鲁盆地陆东凹陷低熟石油地球化学特征 [J].
冯国忠 ;
胡凯 ;
张巨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54-460
[3]   扇三角洲体系沉积微相对成岩的控制作用——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南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例 [J].
孟元林 ;
高建军 ;
牛嘉玉 ;
孙洪斌 ;
殷秀兰 ;
肖丽华 ;
周玥 ;
王粤川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36-39
[4]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坡洼过渡带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 [J].
单俊峰 ;
陈振岩 ;
回雪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42-45
[5]   中国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及模式 [J].
顾家裕 ;
郭彬程 ;
张兴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5) :11-15
[6]   内蒙古东部陆西凹陷中北部上侏罗统层序地层格架及体系域特征分析 [J].
朱筱敏 ;
王贵文 ;
马立驰 ;
张巨星 ;
孙月平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33-39
[7]   赤峰盆地元宝山凹陷稠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刘长伟 ;
王飞宇 ;
王铁冠 ;
胡孝波 ;
石广华 .
地球化学, 2001, (04) :375-382
[8]  
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田在艺, 1996
[9]  
辽河探区油气资源评价 .2 胡礼国,李金有,王延山,等.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