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的对话伦理规范

被引:4
作者
王珊 [1 ]
苏君阳 [2 ]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学术委员会; 学术权力; 对话伦理规范; 有效性; 制度建设;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16.01.006306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对话伦理规范是以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为基础构建的学术权力主体间的民主商谈规范。学术权力对话伦理规范旨在保障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的正当实施、促进学术民主管理以及提高学术管理决策的科学有效性。协商原则和同意原则是学术权力对话伦理规范的两大基本原则,它们旨在实现学术权力主体间平等的对话权利、公正的对话过程、无强制的对话环境、尊重包容的对话伦理以及理性共识的达成。有效的学术权力对话伦理规范能约束学术权力主体实施学术权力的行为,保障他们通过话语论证的方式达成合理性共识。但对话伦理学道德判断原则内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冲突,导致了学术权力对话伦理规范有效性实现的困难。建设学术委员会议事规程、加强外部监督和法制保障以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是实现学术权力对话伦理规范有效性的基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Jürgen Habermas,Translated by Christian Lehardt,Shierry Weber Nicholsen. Polity Press . 1990
[2]  
提升学术权力与学术委员会制度的完善——基于辽宁省三类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文本的分析[J]. 刘婧.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13(02)
[3]  
从康德的Faktum到海德格尔的Faktizitt[J]. 邓晓芒.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02)
[4]  
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胡军良, 2010
[5]  
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 2005
[6]  
良心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何怀宏, 2009
[7]   大学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及其运行要求 [J].
别敦荣 .
中国高等教育, 2014, (08) :27-30
[8]  
儒学与现代意识. 李明辉. 文津出版社 . 1991
[9]   “行政主导”到“学术为本、权力共治”——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看中国高校治理结构 [J].
张胤 ;
武丽民 .
江苏高教, 2015, (01) :47-49
[10]   论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决策中的票决制与议决制 [J].
李福华 ;
孙百才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 36 (04)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