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地区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以南太平洋地区为例

被引:7
作者
徐秀军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地区主义; 国际政治经济学; 南太平洋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2.1 [发展中国家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自20世纪60年代起,地区主义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兴起。在长期的地区主义实践中,发展中国家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开放性、经济和安全优先的地区主义发展路径,并且正朝着综合性、多功能、外向型的方向发展。这一路径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地区秩序的双层结构。从地区内部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地区主义的发展有其特有的战略考虑。在政治上,通过对话与协商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平等,维护国内稳定和地区安全;在经济上,通过贸易、金融、货币等政策的协调,来化解内部经济矛盾与冲击。从对外联系看,尽管很多时候外部大国介入地区事务能够增进地区利益,但由于在客观上存在的对外不对称依赖关系,这种介入很可能会成为组建排他性的地区政治经济集团的制约因素。总之,由于地区内的优先政治经济考虑以及对地区外力量的借重与依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发展中国家地区主义难以发展成为欧洲式的政治经济联盟。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55+160 +16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东亚开放地区主义的演进与中国的作用 [J].
苏浩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09) :43-51+5
[2]   亚洲地区主义的特点及其成因:一种比较分析 [J].
吴志成 ;
李敏 .
国际论坛, 2003, (06) :14-20
[3]   论地区主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J].
王学玉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2, (08) :29-35
[4]   地区主义的本质特征——多样性及其在亚太的表现 [J].
耿协峰 .
国际经济评论, 2002, (Z1) :51-55
[5]  
地区主义与东盟经济合作[M].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卢光盛, 2008
[6]  
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M].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陈传剑, 2007
[7]  
地区主义视野下的中国[M].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韦红, 2006
[8]  
新区域主义与东亚经济一体化[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陈勇著, 2006
[9]  
走向开放的地区主义[M]. - 人民出版社 , 王萍著, 2005
[10]  
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M].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肖欢容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