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可持续生计理论研究及其在农村生态治理中的运用趋向

被引:7
作者
肖祥
机构
[1]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研究动态; 农村生态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13 [农业建设与发展];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可持续生计分析法被广泛运用于生计发展和贫困治理实践中。国外可持续生计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受到重视,并从概念内涵、分析框架的建立、生计分析法的实践运用三个方面得到发展。国内从21世纪初开始重视此问题的研究,并在贫困群体生计资产分析、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因素研究、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应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显示,生态状况是影响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基础性要素,尤其在"生态-贫困"恶性循环突出、生计需求与生态压力矛盾尖锐的农村地区。总结和分析可持续生计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农村生态治理提供积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以可持续生计为价值导向,建立"可持续生计嵌入式生态治理"模式,将是实现农村"精准扶贫"的新路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新进展 [J].
苏永伟 ;
陈玉萍 ;
丁士军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6) :79-85
[2]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河北省以保定市涞水县为例 [J].
杨皓 ;
王伟 ;
朱永明 ;
石嵩云 ;
张贵军 .
水土保持通报, 2015, 35 (04) :263-267+270
[3]   可持续生计框架下连片特困区发展机理——以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为例 [J].
仲俊涛 ;
米文宝 ;
樊新刚 ;
杨美玲 .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09) :2767-2776
[4]   多维贫困“行动—结构”分析框架的建构——基于可持续生计、脆弱性、社会排斥三种分析框架的融合 [J].
李雪萍 ;
王蒙 .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 (03) :5-12+124
[5]   环境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 [J].
张军以 ;
王腊春 ;
苏维词 .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 (06) :1085-1092
[6]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治理的响应——以贵州花江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例 [J].
高渐飞 ;
熊康宁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06) :775-784
[7]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植物选择与生态适应性 [J].
张军以 ;
戴明宏 ;
王腊春 ;
苏维词 ;
曹立国 .
地球与环境, 2015, 43 (03) :269-278
[8]   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农村反贫困研究——以甘肃省天水贫困地区为例 [J].
翟彬 ;
梁流涛 .
农村经济, 2015, (05) :55-60
[9]   甘肃城郊、山区农户可持续生计比较分析 [J].
赵锋 ;
朱一非 ;
许媛媛 .
西北人口, 2015, 36 (03) :100-105
[10]   可持续生计与生计动态能力分析:一个新的理论研究框架 [J].
赵锋 .
经济研究参考, 2015, (27) :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