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γ-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原核和真核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18
作者
戴建华
秦爱建
许金俊
刘岳龙
金文杰
机构
[1] 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动物医学系
[2] 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动物医学系 江苏扬州
[3] 江苏扬州
关键词
鸡; γ-干扰素; 淋巴细胞; 克隆; 表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52.65 [家畜病毒学];
学科分类号
090601 ;
摘要
应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技术对罗曼蛋鸡γ_干扰素基因 (CHIFNγ)进行了扩增。试验结果表明 ,在植物血凝素 (PHA) 5 0 0 μg/mL、细胞浓度 2 .5× 1 0 6/mL、诱导 1 0h,能从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总RNA中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将RTPCR产物克隆到PGEMTeasy载体 ,经过限制性酶切分析、测序证实克隆到的CHIFNγ基因正确 ,命名为PGEMCHIFNγ。序列分析表明 ,CHIFNγ基因与已发表的鸡IFNγ基因的同源性为 95 .6%~ 1 0 0 % ,氨基酸水平同源性为 92 .8%~ 1 0 0 % ,与鸭IFNγ核苷酸同源性为 67.5 %。将CHIFNγ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的GST基因的下游 ,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了 43kD的融合蛋白 ,超声波裂解后发现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裂解上清无抑制病毒活性 ;然而将该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中 ,通过脂质体转染COS1细胞 ,用鼠抗CHIFNγ高免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 ,结果表明在COS1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内均有CHIFNγ表达 ,且细胞病变抑制试验证实 ,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有干扰素活性 ,在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上抑制VSV病毒的效价可达到 1 0 2 4U/ml。这些结果表明真核表达系统对CHIFNγ基因表达产物的活性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鸡II型干扰素存在亚型 [J].
吴志光 ;
夏春 ;
汪明 ;
蒋金书 .
动物医学进展, 2001, (01) :50-54
[2]   鸡γ-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J].
程坚 ;
吴艳涛 ;
彭大新 ;
刘秀梵 ;
张如宽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03) :236-239
[3]   鸡γ-干扰素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测定 [J].
刘胜旺 ;
陈洪岩 ;
孔宪刚 ;
张宝山 ;
马云燕 ;
童光志 ;
卢景良 .
中国兽医学报, 2000, (03) :228-230
[4]  
现代医学免疫学[M].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余传霖等 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