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成本、劳动效率与自然失业率:一个效率成本模型

被引:6
作者
刘文军
机构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关键词
效率工资; 效率成本; 自然失业率; 实践含义;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6.08.013
中图分类号
F241 [劳动力];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对现有的几个效率工资理论模型加以综合和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同时考虑到绝对工资、相对工资、失业率和监督成本等影响因素的、具有均衡解的效率成本模型。该模型以工人对失业、工资和监督的重视程度等几个特征值为依托,显示了激励成本、劳动效率与自然失业率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含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张维迎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
[2]  
高级宏观经济学.[M].(美)戴维·罗默(DavidRomer)著;苏剑;罗涛译;.商务印书馆.1999,
[3]   效率工资的必要条件与经济效应 [J].
刘文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10) :40-46
[4]   国有企业双层分配合约下的效率工资假说及其检验——对“工资侵蚀利润”命题的质疑 [J].
杨瑞龙 ;
周业安 ;
张玉仁 .
管理世界, 1998, (01) :166-175
[5]   企业效率理论与中国企业的效率 [J].
林青松 ;
李实 .
经济研究, 1996, (07) :73-80
[6]   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 [J].
王诚 .
经济研究, 1996, (05) :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