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期望偏差调适——态度劝导理论的启示

被引:4
作者
刘志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关键词
态度劝导理论; 大学生择业期望; 偏差调适;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09.19.011
中图分类号
G647.38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生自身就业期望值过高造成的结构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大学生的过高就业期望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积极的作用。霍兰德态度劝导理论对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体就业态度的改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应用劝导理论需要从劝导者(就业指导教师)以及态度主体(学生)两方面因素对影响学生态度改变的因素进行分析,形成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的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社会心理学.[M].(美)戴维·迈尔斯(DavidG.Myers)著;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  
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大学心理学.[M].张厚粲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