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重集聚的协调度与生态位适宜度研究

被引:16
作者
吉亚辉
段荣荣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调度; 生态位适宜度;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14.08.009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利用2006—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通过相对多样化指数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重集聚的协调度与生态位适宜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重集聚的协调度和生态位适宜度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位适宜度不高,反而中西部一些地区的生态位适宜度较高,说明东部发达地区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忽略了第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形成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形成梯度式发展规划,使各区域的产业集聚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重集聚研究 [J].
张益丰 ;
黎美玲 .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1, 26 (02) :9-16
[2]   产业协同集聚:长三角经验及对京津唐产业发展战略的启示 [J].
高峰 ;
刘志彪 .
河北学刊, 2008, (01) :142-146
[4]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 [J].
吕政 ;
刘勇 ;
王钦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8) :5-12
[5]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J].
罗勇 ;
曹丽莉 .
经济研究, 2005, (08) :106-115+127
[6]   生态位理论与方法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J].
胡春雷 ;
肖玲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2) :13-16
[7]  
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在江西省城市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谢坤.江西师范大学.2008, 07
[8]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陈国亮.浙江大学.2010, 09
[9]  
新经济地理学原理.[M].安虎森等; 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