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古生代洋盆开启、闭合时限的岩石学约束——来自震旦纪、石炭纪火山岩的证据

被引:229
作者
夏林圻
张国伟
夏祖春
徐学义
董云鹏
李向民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地质系
[3]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陕西西安
[4] 陕西西安
关键词
天山; 火山岩; 造山带; 洋盆; 岩石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天山及邻区各微地块上分布有震旦纪—早寒武世火山-沉积岩系,寒武系底部均发育含磷层,震旦系中见2~3层大致可对比的冰碛岩,暗示各微地块当时可能是一个统一大陆块的组成部分。震旦纪—早寒武世大陆拉伸→大陆裂谷火山活动是天山古生代洋盆开启的前兆,意味着早寒武世为天山古生代洋盆开启时限的下限。中天山巴仑台微地块中的下石炭统马鞍桥组底部的粗碎屑岩,是碰撞造山中晚期的地质记录。它意味着天山古生代洋盆已经闭合。石炭纪时,天山造山带已进入新的造山后裂谷拉伸阶段,发育有大规模大陆裂谷双峰式火山活动和花岗质岩浆活动。早石炭世是天山古生代洋盆闭合时限的上限。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造山带火山岩研究 [J].
夏林圻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1, (03) :225-232
[2]   中天山骆驼沟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J].
陈丹玲 ;
刘良 ;
车自成 ;
罗金海 .
岩石学报, 2001, (03) :378-384
[3]   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Th/Hf-Ta/Hf图解判别 [J].
汪云亮 ;
张成江 ;
修淑芝 .
岩石学报, 2001, (03) :413-421
[4]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石炭纪火山岩及其形成地质环境 [J].
顾连兴 ;
胡受奚 ;
于春水 ;
李宏宇 ;
肖新建 ;
严正富 .
岩石学报, 2000, (03) :305-316
[5]   “磨拉石建造”和“不整合”在地层对比中的意义——以扬子地块及其北缘晚前寒武纪地层为例 [J].
周鼎武 ;
董云鹏 ;
华洪 ;
刘颖宇 .
地质论评, 1996, (05) :416-423
[6]   磨拉石与全球构造 [J].
夏邦栋 ;
方中 ;
吕洪波 ;
于津海 .
石油实验地质, 1989, (04) :314-319
[7]  
Determination of properties of Proterozoic continental flood basalts of western part from North Qilian Mountains[J] . Linqi Xia,Zuchun Xia,Jiangtian Zhao,Xueyi Xu,Hequn Yang,Donghong Zhao.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199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