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

被引:2
作者
姚文艺
冷元宝
周杨
黄建通
机构
[1]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工程规划; 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 数据存储; 数据处理; “模型黄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9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模型黄河”数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室内GP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自动测控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实现“模型黄河”试验数据采集的自动化、传输的网络化、管理的集成化、试验过程管理的智能化、试验办公的电子化;“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建设构建的数字集成平台最终将实现与“原型黄河”、“数字黄河”的资源共享、联合互动、互为作用。“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的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其总体框架包括三大功能部分,即基础设施、专业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 5个逻辑层,即信息采集层、信息传输层、数据存储层、专业服务平台层和应用系统层。
引用
收藏
页码:4 / 5+11 +11-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建设“三条黄河” [J].
李国英 .
人民黄河, 2002, (07) :1-2+46
[2]  
“数字黄河”工程规划[M].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