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通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8
作者
罗文静
石德章
机构
[1] 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2]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关键词
通法; 本虚标实;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衰; 通腑泻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是多种慢性肾脏疾患末期出现的病症.此期病情复杂,病死率高.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通法治疗本病,在缓解症状、改善肾功能方面,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就有关通法的应用及体会浅述于后.析病机 权衡标本从慢性肾衰的临床症状来看,类属祖国医学的关格、水肿、虚损范畴.“本虚标实”是其病机的主要特征.肾为水脏、主气化而司开阖,有行水泻浊之功.若肾气衰惫,气化失司,小溲不利,则浊滞为患.浊邪留滞进而化热、蕴痰、生瘀、动风,病变累及他脏,则临床可因浊犯中焦,而呕吐、纳差;水凌心肺而喘憋;痰浊蒙穷则神昏嗜睡;热窜营血而迫血妄行;引动肝风则抽搐等变症迭起,又形成本病“标急于本”的危急之势.论治则 以通为用慢性肾衰在本虚标实,标急于本阶段,浊邪壅滞是其病变的主要方面.补则碍邪,若峻攻之则正气更虚,而急又当治标,如何治疗?清·喻嘉言在《医门法律·关格》中谓:“凡治关格病,不知批郄导窍,但翼止呕利溲,亟治其标,技穷力竭,无益反损,医之罪也.”明确强调只宜开通、宜疏利,方使邪有出路,达到救急治标.本此,故必以通法治之.“通”法最早见于《内经》,如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明确提
引用
收藏
页码:8 / 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益气活血法对肾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J].
于杰 ;
李文浦 .
辽宁中医杂志, 1989, (07)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