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丽乡村”的新农村环境改造探讨与营建——以宁波胡陈乡东山村为例

被引:13
作者
陈伟志
王秀萍
丁继军
姚珏
机构
[1]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 环境改造; 典型村庄; 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4.04.007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新农村的环境改造应以现存的环境特征为立足点,以改善村庄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根据自身环境特点和产业发展方向,在建设改造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经过仔细调查和分析,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挑选典型的村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进行有限改造,通过模板示范,分步实施,提升环境改造的可实施性和可持续性,营造具有特色的乡土环境景观,为新农村的环境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森林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J].
谭益民 ;
张双全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11) :136-138
[2]   江南乡村景观环境更新的生态化策略 [J].
丁金华 .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 (03) :335-337
[3]   贵州森林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及其区划 [J].
穆彪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 (02) :103-108
[4]   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 [J].
刘黎明 ;
李振鹏 ;
张虹波 .
生态环境, 2004, (03) :445-448
[5]   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评价体系 [J].
王云才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389-393
[6]   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 [J].
刘滨谊 ;
王云才 .
中国园林, 2002, (05)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