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青海省1999年脊髓灰质炎Ⅰ型野毒株的分子病毒学分析
被引:23
作者:
侯晓辉
张礼璧
方勇
张勇
赵生仓
祝双利
机构: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北京,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北京,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北京,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北京,青海省卫生防疫站!西宁,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脊髓
来源: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Ⅰ型野病毒;
基因测序;
同源性;
NeighborJoining;
BootstrapTest;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3 [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自中国脊髓灰质炎 (脊灰 )监测网络建立以来 ,有报告的脊灰暴发和流行主要由脊灰Ⅰ型野病毒引起。 199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离到 1株Ⅲ型野病毒 ,但未发现Ⅱ型野病毒。此外 ,1995年、1996年在云南省发现 2例Ⅰ型〔1〕、2例Ⅲ型境外输入野毒病例〔2〕。 1994年 10月以来我国本土未发现脊灰野病毒。但是 ,1999年 10月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分离到 2株脊灰Ⅰ型野病毒 ,1株来自 1位 16月龄的病例 ,另 1株来自该病例的接触者。应用基因测序法对该毒株做了VP1片段序列的测定 ,并与疫苗株SabinⅠ型参考株、国内曾经流行的脊灰Ⅰ型野病毒代表株、我国周边国家部分脊灰Ⅰ型野毒株的序列作了基因同源性比较 ,并由计算机用NeighborJoining和BootstrapTest方法分析处理 ,构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树 ,初步揭示了该毒株很可能是由境外传入我国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