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厢”场域中的历史记忆

被引:3
作者
古春霞
机构
[1] 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文学院
关键词
上海老城厢; 时空维度; 场域; 历史记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7 [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 K925.1 [];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摘要
城市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延续历史记忆的有效介质。历史记忆作为记忆的一种社会属性,包含着个人和集体在时空中的体验,它是自我和社会存在的根基。上海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中心,老城厢是集庙、园、市三种功能叠加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的复合型空间。每一条弄堂都有自己的习性和文化基因,随着记忆重塑,巩固着一定的惯习和意旨,承载着历史和文化,老城厢被不同时代的记忆主体想象和建构,具有很强的情感召唤功能,引发思考,塑造记忆,与文化传承密切相连。它受不同时空维度中历史记忆的互相影响,形成带有指向性的意义载体,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记忆当中,赋予了老城厢多重意象,而多种意象的叠加使老城厢呈现出独有的灵韵,生生不息,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城市向心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浅谈容器——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 [J].
孙雪梅 .
中华建设, 2011, (05) :58-59
[2]   城市:磁体还是容器? [J].
杨健 .
读书, 2007, (12) :11-18
[3]  
规训与惩罚.[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
[4]  
论集体记忆.[M].(法)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著;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  
关于电视.[M].(法)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6]  
文化理论记忆读本..阿斯特莉特.埃尔;冯亚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