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尖线虫幼虫在大鼠体内移行及病理学

被引:6
作者
马宏伟
姜泰京
崔明善
机构
[1] 绥芬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黑龙江
[2] 绥芬河
[3] 延边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空!吉林
[4] 延吉
[5] 图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吉林
[6] 图们
关键词
异尖线虫属; 幼虫; 大鼠;
D O I
10.16068/j.1000-1824.2001.02.002
中图分类号
R532.1 [线虫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异尖线虫幼虫在大鼠体内移行径路 ,并进行病理学研究 .[方法 ]禁食 12h后 ,每只大鼠经口感染 10条虫体 ,感染后分别剖检 1,2只 ,后记录虫体状态、移行部位 ,病灶组织用 10 0 g/L福尔马林固定 ,苏木素和伊红染色 .[结果 ]异尖线虫幼虫在两组大鼠体内移行过程很类似 ,感染 1~ 5h虫体主要钻入胃壁 ,随食糜达肠腔 ,6h后开始侵入肠壁 ,继之进入腹腔 ,4 8h后侵入数减少 .两组大鼠末梢血象在感染 1d后嗜酸性粒细胞数稍增高 ,而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稍下降 ,7d后嗜酸性粒细胞数及百分比明显升高 .初次感染 2h后虫体周围出现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17h后浸润显著 ,在虫体头及食道周围出现放射状均质性嗜伊红物 ,72h后形成局灶性小脓肿 ,虫体脱皮 ,中肠细胞开始变性 .再感染 7h后虫体周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 ,虫体头及食道周围出现放射状均质性嗜伊红物 ,4 8h后形成蜂窝织炎 ,虫体开始脱皮及中肠细胞变性 .[结论 ]再感染组较初感染组宿主炎症反应剧烈 ,时间早 .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图们江夏型大麻哈鱼异尖线虫蚴感染情况初步调查 [J].
马宏伟 ;
姜泰京 ;
全福实 ;
雷声 .
延边医学院学报, 1993, (01) :29-32
[2]   近海鱼类异尖科幼线虫形态分类学研究——Ⅱ.北部湾部分 [J].
孙世正 ;
小山力 ;
影井昇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2, (02) :30-34
[3]   近海鱼类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的初步调查 [J].
孙世正 ;
张亚莉 ;
潘桂芳 ;
沈谧 .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86, (03) :23-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