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法开采引起的地裂缝分布特征与现场监测分析

被引:24
作者
李晓 [1 ]
路世豹 [2 ]
廖秋林 [1 ]
杜国栋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充填法开采; 地裂缝; 现场监测; 金川镍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5 [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通过对金川二矿区地裂缝的现场调查和槽探揭示,分析地裂缝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下采矿的关系。利用自行研制的IGG–1型裂缝计对地裂缝的发展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金川二矿区的地裂缝两侧位移具有明显的三维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充填法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裂缝的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充效应造成的围岩应力重分布、充填体刚度低、地下未充填空区的存在以及重复性的采动影响是金川二矿区地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361 / 13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不留矿柱下向大面积胶结充填体的地压控制效果 [J].
常忠义 ;
张鸿恩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6, (02) :7-13
[2]  
充填采矿技术与应用[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刘同有等编著, 2001
[3]   A study of the ground control effects of mining longwall faces into open or backfilled entries [J].
Oyler D.C. ;
Mark C. ;
Dolinar D.R. ;
Frith R.C. .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2001, 19 (02) :137-168
[4]  
Mining subsidence and its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some differing examples[J] . F. G. Bell,T. R. Stacey,D. D. Genske.Environmental Geology . 200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