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差异与收入不平等——基于PIAAC微观数据

被引:7
作者
王国敏 [1 ]
唐虹 [1 ]
费翔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人力资本; 收入不平等; 数字行业; 非数字行业;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本文构建了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的细分指标,试图探寻究竟是何种技能引起了数字密集型行业与非数字密集型行业的收入不平等,以及技能互补是如何影响了数字密集型行业与非数字密集型行业的收入不平等。基于PIAAC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复杂认知技能中的信息技能,非认知技能中的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社会交往技能以及自组织技能可导致更高的技能溢价。数字密集型行业的劳动者若拥有以上技能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能组合可以获得额外的工资溢价。这一结论启示我们应结合数字化转型的技能需求,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以应对未来工作性质的科技化、复杂化和灵活化,避免因技能短缺或错配造成收入不平等。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工业智能化如何重塑劳动力就业结构 [J].
孙早 ;
侯玉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5) :61-79
[2]   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与技能溢价——基于CFPS2010-2016年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盛卫燕 ;
胡秋阳 .
上海经济研究, 2019, (04) :28-42
[3]   教育错配和技能错配的发生率及其收入效应——基于中国CGSS2015的实证分析 [J].
刘云波 .
东岳论丛, 2019, 40 (03) :60-68
[4]   谁影响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极化? [J].
郝楠 ;
江永红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 38 (05) :75-85
[5]   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教育回报率--基于国际成人能力测评项目的实证研究 [J].
何珺子 ;
王小军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 38 (05) :66-74
[6]   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引致劳动力“极化”现象 [J].
江永红 ;
张彬 ;
郝楠 .
经济学家, 2016, (03) :24-31
[7]   中国劳动力“极化”现象及原因的经验研究 [J].
吕世斌 ;
张世伟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2) :757-778
[8]   技能溢价:基于技术进步方向的解释 [J].
董直庆 ;
蔡啸 ;
王林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10) :22-40+205
[10]   信息技术应用、企业组织变革与劳动力技能需求变化 [J].
宁光杰 ;
林子亮 .
经济研究, 2014, 49 (08) :7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