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失业保险政策对隐性就业规模和社会产出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乔雪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济冬
机构
: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
世界经济
|
2011年
/ 34卷
/ 02期
关键词
:
隐性就业;
失业保险税;
拉弗曲线;
社会产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842.6 [各种类型保险];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试图运用经典的搜寻努力模型来考察当隐性就业现象存在时,失业保险政策如何影响失业工人的搜寻努力、就业分布和社会产出。研究发现:(1)提高失业保险税有可能扭曲工人的搜寻努力,加重隐性就业现象和降低社会产出;(2)失业保险金和就业规模(或失业保险税)之间具有拉弗曲线(Laffer Curve)的特征,因此,当政策目标为给定的失业保险金水平时,应当采用较低的失业保险税来减少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产出的扭曲;(3)当经济处于很低(很高)的隐性就业规模时,政府进行监督(降低失业保险税)能够消除(减少)隐性就业现象并同时提高社会产出。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10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显性失业还是隐性就业?——来自上海家庭调查数据的证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铭
;
田士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田士超
.
管理世界,
2008,
(01)
:48
-56
[2]
我国失业保险金领取资格管理存在的问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洪波
.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6,
(05)
:107
-108+106
[3]
失业保险,道德风险与激励机制研究
[J].
黄觉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
黄觉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静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明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4)
:84
-93
[4]
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
[J].
胡鞍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胡鞍钢
.
管理世界,
1998,
(04)
:47
-63
[5]
关于隐性就业的理论分析
[J].
袁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系
袁志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铭
.
浙江社会科学,
1998,
(01)
:9
-14
[6]
Efficient unemployment insurance
[J].
Acemoglu, D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T, Cambridge, MA 02139 USA
MIT, Cambridge, MA 02139 USA
Acemoglu, D
;
Shimer, 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T, Cambridge, MA 02139 USA
Shimer, R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9,
107
(05)
:893
-928
[7]
Optimal unemployment insurance
[J].
Hopenhayn, H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niversitat Pompeu Fabra
Hopenhayn, HA
;
Nicolini, JP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niversitat Pompeu Fabra
Nicolini, JP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
105
(02)
:412
-438
[8]
The Optimal Payment of Unemployment Insurance Benefits over Time[J] . Steven Shavell,Laurence Weis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79 (6)
←
1
→
共 8 条
[1]
显性失业还是隐性就业?——来自上海家庭调查数据的证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铭
;
田士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田士超
.
管理世界,
2008,
(01)
:48
-56
[2]
我国失业保险金领取资格管理存在的问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洪波
.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6,
(05)
:107
-108+106
[3]
失业保险,道德风险与激励机制研究
[J].
黄觉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
黄觉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静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明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4)
:84
-93
[4]
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
[J].
胡鞍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胡鞍钢
.
管理世界,
1998,
(04)
:47
-63
[5]
关于隐性就业的理论分析
[J].
袁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系
袁志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铭
.
浙江社会科学,
1998,
(01)
:9
-14
[6]
Efficient unemployment insurance
[J].
Acemoglu, D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T, Cambridge, MA 02139 USA
MIT, Cambridge, MA 02139 USA
Acemoglu, D
;
Shimer, 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T, Cambridge, MA 02139 USA
Shimer, R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9,
107
(05)
:893
-928
[7]
Optimal unemployment insurance
[J].
Hopenhayn, H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niversitat Pompeu Fabra
Hopenhayn, HA
;
Nicolini, JP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niversitat Pompeu Fabra
Nicolini, JP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
105
(02)
:412
-438
[8]
The Optimal Payment of Unemployment Insurance Benefits over Time[J] . Steven Shavell,Laurence Weis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79 (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