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知识吸收能力与个人知识吸收能力的连通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周霞
何健文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组织知识吸收能力; 个人知识吸收能力; 连通性; 二元归一;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11.11.018
中图分类号
C961 [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
学科分类号
120202 ; 1204 ;
摘要
基于社会学方法论中二元对立相消的思想,本文认为,作为整体层面的组织知识吸收能力与作为个体层面的个人知识吸收能力之间是内在连通的,而不是简单的单向替代或互不等同的关系。通过构建两者的连通模型,本文尝试理清它们的内在"经络"的联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8+125 +1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知识吸收能力研究评述 [J].
张小兵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S1) :48-50
[2]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J].
徐二明 ;
张晗 .
管理学报, 2008, (06) :841-848
[3]   个体层面先验知识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 [J].
于双 ;
陈智高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09) :199-200
[5]   网络嵌入:嵌入差异与嵌入绩效 [J].
郭劲光 .
经济评论, 2006, (06) :24-30
[6]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结构属性与功能提升:浙江省实证考察 [J].
池仁勇 .
管理世界, 2005, (10) :102-112
[7]   对英美日组织行为与企业绩效测量模型的再研究 [J].
李武武 .
管理世界, 2004, (03) :145-147
[8]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J].
刘常勇 ;
谢洪明 .
科学学研究, 2003, (03) :307-310
[9]   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研究 [J].
汪和建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2) :141-152
[10]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顾基发,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