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地区云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14
作者
吴涧 [1 ]
刘佳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
[2] 红河州气象局
关键词
云量; 温室效应; 东亚; 趋势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ISCCP的D2云气候资料集,采用趋势分析方法得到了东亚地区1984—2006年各种不同种类云量的变化趋势,并重点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气温与不同云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0年东亚地区总云量和高、低云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减少量分别为2.24%、1.65%和1.68%,中云量呈增加趋势,增加量为1.07%;且云量变化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温室效应所导致的东亚地区气温改变和水汽含量变化,是导致云量分布变化的重要原因,在青藏高原、孟加拉湾及热带辐合带区域的气温与高云存在显著负相关,与中、低云存在正相关,而在西太平洋、日本以东以北洋面的气温与低云呈显著负相关,与高云呈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51 / 5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魏凤英; 编著.气象出版社.2007,
[2]  
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黄嘉佑编著;.气象出版社.2004,
[3]   中国西北地区总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J].
陈少勇 ;
董安祥 ;
王丽萍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6, (03) :423-428
[4]   利用ISCCP D2资料分析近20年全球不同云类云量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可能的影响 [J].
丁守国 ;
石广玉 ;
赵春生 .
科学通报, 2004, (11) :1105-1111
[5]   中国地区云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刘洪利 ;
朱文琴 ;
宜树华 ;
李维亮 ;
陈隆勋 ;
白立杰 .
气象学报, 2003, (04) :466-473+517
[6]   青藏高原地区的总云量——地面观测、卫星反演和同化资料的对比分析 [J].
王可丽 ;
江灏 ;
陈世强 .
高原气象, 2001, (03) :252-257
[7]   我国卫星总云量与地面总云量分布的对比分析 [J].
翁笃呜 ;
韩爱梅 .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01) :33-38
[8]   关于云和云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异常 [J].
陈洪滨 .
大气科学, 1997, (06) :111-118
[9]   青藏高原云的气候学特征 [J].
魏丽 ;
钟强 .
高原气象, 1997, (01) :11-16
[10]   中国大陆卫星反演云参数的评估 [J].
魏丽 ;
钟强 ;
侯萍 .
高原气象, 1996, (02) :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