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盐岩能源储库典型夹层渗透特性及其密闭性能研究

被引:19
作者
刘伟 [1 ]
李银平 [1 ]
杨春和 [1 ]
马洪岭 [1 ]
刘俊新 [1 ,2 ]
王兵武 [1 ]
黄小兰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3] 武汉轻工大学多孔介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渗透率; 静水压力; 压密临界压力; 压缩性;
D O I
10.13722/j.cnki.jrme.2014.03.007
中图分类号
P588.24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夹层的渗透率是深部层状盐岩中能源储库密闭性评价的关键参数。针对我国深部层状盐岩中常见的3种典型夹层,采用稳态气测法测试了渗透率并给出密闭性分析结果。研究指出:(1)3类典型夹层的低渗特征明显,渗透率均为10-210-5 mD;但各盐矿区的夹层岩性及地质条件差别较大,导致渗透率出现较明显差异,其中以平顶山硬石膏泥岩的渗透率最低、渗透率变化范围居中;金坛灰质泥岩渗透率次之、变化范围却最大;而淮安含盐泥岩渗透率最高、变化范围最小。(2)静水压力对渗透率的影响极为显著,具体表现为静水压力越大渗透率越低;存在某一"压密临界压力",当静水压力位于该值前渗透率随静水压力增大而急剧下降(下降12个数量级),超过该值后渗透率降低很小并渐趋于平缓;静水压力与渗透率基本满足K APB??(K为渗透率;P为静水压力;A,B为拟合参数)的拟合关系。(3)渗透率随静水压力变化的内在机制是测试岩心具有可压缩性,但压缩效果随压力增大逐渐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增加压力也无法使岩体进一步压密,从而导致渗透率渐趋于恒定。以上研究表明,中国层状盐岩的典型夹层均具有较低的渗透率,可基本满足能源储库的密闭性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深部岩体岩芯饼化特征分析与形成机制研究 [J].
李占海 ;
李邵军 ;
冯夏庭 ;
周辉 ;
陈炳瑞 ;
张传庆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 (11) :2254-2266
[2]   含夹层盐岩渗透特性及其细观结构特征 [J].
周宏伟 ;
何金明 ;
武志德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10) :2068-2073
[3]   含夹层盐岩储气库气体渗透规律研究 [J].
陈卫忠 ;
谭贤君 ;
伍国军 ;
杨建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7) :1297-1304
[4]   盐岩渗透性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J].
王新志 ;
汪稔 ;
杨春和 ;
江浩 ;
谭峰屹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S1) :2678-2686
[5]   云应盐矿盐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J].
陈锋 ;
李银平 ;
杨春和 ;
张超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S1) :3022-3027
[6]   我国石油资源地下储备的可行性 [J].
李文阳 ;
丁国生 ;
张昱文 ;
任晓萍 ;
郑国强 ;
陆笑心 ;
郭彬 .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2, (01) :14-18
[7]  
生储盖层评价[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陈丽华等著, 1999
[8]  
A permeability–porosity relationship for mudstones[J] . Yunlai Yang,Andrew C. Aplin.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2009 (8)
[9]  
Tomography based determination of permeability, Dupuit–Forchheimer coefficient, and interfaci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reticulate porous ceramics[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Fluid Flow . 2007 (1)
[10]  
Rock salt dilatancy boundary from combined acoustic emission and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J] . H. Alkan,Y. Cinar,G. Pus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