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暴雨云和降水的中/微尺度结构特征(Ⅰ)——一次暴雨的天气背景研究

被引:3
作者
廖菲 [1 ,2 ,3 ]
胡娅敏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广东省气象局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
关键词
暴雨; 中尺度结构; 位涡; 水汽; 华北;
D O I
10.13577/j.jnd.2010.0111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华北暴雨形成时的中尺度与微尺度的结构特征,选取发生于2005年7月22-24日的一次华北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和0.05°×0.05°的FY2C红外TBB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发生时的天气形势、水汽输送、大气稳定度、云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登陆台风和西风槽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高空槽后的西风急流入侵到华北北部,低层副高西侧的东南急流位于华北东部,使得华北地区上空形成了有利于触发对流的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的天气形势。低层印度季风与我国南海夏季风对水汽的北上有重要作用,还有一部分水汽系来自副高西侧的东南风急流输送;高层水汽主要是由偏东气流经副高西侧向西,然后转向北输送到华北;华北地区的低层存在较强的水汽辐合,高层存在相对较弱的水汽辐散区,这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05.7.23河北暴雨中尺度分析 [J].
侯瑞钦 ;
景华 ;
张迎新 ;
张文君 .
气象, 2006, (07) :88-94+130
[2]   辽宁地区一次暴雨过程成因的位涡诊断分析 [J].
戴廷仁 ;
寿绍文 ;
陈艳秋 ;
赵春雨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3) :31-36
[3]   TBB资料的处理及应用 [J].
傅昺珊 ;
岳艳霞 ;
李国翠 .
气象, 2006, (02) :40-45
[4]   20世纪90年代华北大暴雨过程特征的分析研究 [J].
孙建华 ;
张小玲 ;
卫捷 ;
赵思雄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3) :214-228
[5]   江淮流域2003年强梅雨期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J].
周玉淑 ;
高守亭 ;
邓国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5, (02) :195-204
[6]   2004年7月北京和上海两次重大气象事件的异同及其科学问题 [J].
陶祖钰 ;
葛国庆 ;
郑永光 ;
高帆 ;
王迎春 ;
陈明轩 ;
端义宏 ;
杨引明 .
气象学报, 2004, (06) :882-887
[7]   干侵入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J].
于玉斌 ;
姚秀萍 .
气象学报, 2003, (06) :769-778
[8]   位涡守恒原理在中尺度低涡降水中的应用研究 [J].
范可 ;
琚建华 ;
寿绍文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374-378
[9]   位涡在暴雨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J].
王建中,马淑芬,丁一汇 .
应用气象学报, 1996, (01) :19-27
[10]  
天气动力学中的诊断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丁一汇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