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区土壤有效磷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44
作者
王淑英 [1 ]
胡克林 [2 ]
路苹 [1 ]
于同泉 [1 ]
机构
[1] 北京农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空间变异; 环境风险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探明土壤有效磷的空间分布,为合理科学配方施肥和识别农业面源磷污染重点控制区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郊区平谷区布设1058个采样点,测定其耕层(0~20cm)与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效磷含量。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平谷区耕层和亚耕层土壤有效磷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5和1.29,均属强变异程度,其平均含量分别为32.80和9.74mg·kg-1,耕层含量高于亚耕层,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耕层和亚耕层有效磷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14.6和15.8km。平谷区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空间分布表现为:低山区>平原区>山区,主要与高程、土地利用方式及施肥量有关。亚耕层有效磷空间分布格局与耕层相似,但其含量远小于耕层。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超过临界值(60mg·kg-1)的概率为70%~90%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9%,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半山区。概率<20%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0.1%,分散分布于东北部山区、东部半山区及中部、西南部平原区。【结论】平谷区果园、菜地和大田土壤磷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盈余,有机肥和化肥的大量投入是平谷区土壤有效磷含量高的主要原因。大华山镇中部及刘家店乡东南部部分区域作为农业面源磷污染的重点控制区,应引起足够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290 / 129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农田土壤中的磷向水体释放的风险评价 [J].
高超 ;
张桃林 ;
吴蔚东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3) :344-348
[2]   磷肥和有机肥的产量效应与土壤积累磷的环境风险评价 [J].
刘建玲 ;
廖文华 ;
张作新 ;
张海涛 ;
王新军 ;
孟娜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05) :959-965
[3]   平谷桃园养分管理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J].
孟月华 ;
李付国 ;
贾小红 ;
何跃东 ;
郝红梅 ;
张志刚 ;
陈清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6, (06) :54-56+61
[4]   小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以江苏省无锡市典型城乡交错区为例 [J].
赵彦锋 ;
史学正 ;
于东升 ;
黄标 ;
王洪杰 ;
赵永存 ;
Ingrid born ;
Karin Blombck .
土壤通报, 2006, (02) :2214-2219
[5]   黄土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J].
高义民 ;
同延安 ;
胡正义 ;
王彩绒 ;
张树兰 ;
赵护兵 .
土壤通报, 2006, (01) :1-6
[6]   田块尺度下土壤磷素的空间变异性 [J].
姜勇 ;
梁文举 ;
张玉革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1) :82-87
[7]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J].
全为民 ;
严力蛟 .
生态学报, 2002, (03) :291-299
[8]  
The use of isotopic exchange kinetics to assess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in overland flow and subsurface drainage waters. R McDowell,S Sinaj and A Sharpley et al. Soil Science . 2001
[9]  
Amount,forms,and solubility of phosphorus in soils receiving manure. Sharpley A N,McDowell R W,Kleinman P J A.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 2004
[10]  
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of spatial distributions. Journel,A.G. Mathematical Geology .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