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鳄种群的微卫星DNA多态及其遗传多样性保护对策分析

被引:36
作者
黄磊
王义权
机构
[1]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厦门
关键词
扬子鳄; 微卫星DNA; 遗传多样性; 保护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3 [动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扬子鳄 (Alligatorsinensis)是中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 ,为保护这一濒危物种 ,我国于 80年代初在安徽宣州先后建立了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扬子鳄自然保护区 ,现饲养种群存鳄数量已达 10 0 0 0余头。为了揭示扬子鳄种群的遗传结构 ,共采集了 3 9个个体的样品 ,其中包括 6件剥制标本 ,按代系不同 ,分为野生群、F1代饲养群及F2 代饲养群 ,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 :扬子鳄种群在微卫星水平表现出很低的遗传多样性 ,平均等位基因数A =2 3 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 60 ,平均观察杂合度Ho=0 3 74,平均期望杂合度He=0 3 50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 =0 3 2 7,3个群体间A、Ne、Ho、He、PIC及各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 ,但F2 代饲养群在Ami μ 6和Ami μ 2 2 2两个位点表现出极显著的遗传不平衡。扬子鳄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十年来种群数量大幅减少造成 ,现阶段应将全部现存的扬子鳄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 ,在建立新的繁殖群体时 ,应考虑保存物种遗传多样性所必需的有效种群大小 ,在种群的遗传管理上应注重低频等位基因的发现和保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扬子鳄饲养种群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序列多态性
    王义权
    朱伟铨
    王朝林
    [J]. 遗传学报, 2003, (05) : 425 - 430
  • [2] 微卫星及其应用
    张云武
    张亚平
    [J]. 动物学研究, 2001, (04) : 315 - 320
  • [3] 版纳小耳猪近交系5家系35个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分析
    牛荣
    商海涛
    魏泓
    黄中波
    曾养志
    [J]. 遗传学报, 2001, (06) : 518 - 526
  • [4] 野生扬子鳄种群及栖息地现状研究
    丁由中
    王小明
    何利军
    邵民
    谢万树
    Thorbjarnarson B John
    Mc Murry T Scott
    [J]. 生物多样性, 2001, (02) : 102 - 108
  • [5] 安徽省宣州扬子鳄饲养种群繁殖现状分析
    吴孝兵
    王义权
    周开亚
    聂继山
    王朝林
    谢万树
    不详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9, (06) : 585 - 588
  • [6] 遗传多样性与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张大勇
    姜新华
    [J]. 生物多样性, 1999, (01) : 31 - 37
  • [7] The con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nd community biology to conservation science. Simberloff D. Annual Reviews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