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模型和非结构分析的海滨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11
作者
柴寿升
李丽娜
颜荣成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IPA模型; 非结构分析法; 青岛市;
D O I
10.13962/j.cnki.37-1486/f.2016.01.015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作为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在海滨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和营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尝试构建了包括旅游硬环境形象、旅游软环境形象和旅游服务形象3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海滨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体系。以青岛市为例,运用IPA模型和非结构分析法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紧扣海洋旅游主题、不断创新海洋旅游项目、提高旅游软环境吸引力、推进旅游设施建设、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等是今后我国海滨城市旅游发展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城市居民雾霾天气认知及其对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的影响 [J].
程励 ;
张同颢 ;
付阳 .
旅游学刊, 2015, 30 (10) :37-47
[2]   在线信息搜索对目的地感知形象演化影响研究 [J].
吕兴洋 ;
沈雪瑞 ;
梁佳 .
旅游学刊, 2015, 30 (10) :70-79
[3]   基于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以青岛旅游品牌为例 [J].
侯历华 ;
王晖 ;
林蒙娜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 31 (05) :94-100
[5]   欧洲海滨旅游的演进历程及其启示 [J].
沈世伟 ;
Taunay Benjamin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 36 (11) :37-43
[6]   旅游地形象的时间演变与演变机制 [J].
王媛 ;
冯学钢 ;
孙晓东 .
旅游学刊, 2014, 29 (10) :20-30
[7]   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测评模型的普适性研究——来自三类旅游目的地的经验证据 [J].
邹永广 ;
郑向敏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35 (07) :63-71
[8]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其在游客决策中的作用 [J].
王红国 .
当代经济, 2013, (10) :106-109
[9]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测量与分析——以南京在华东区域内的比较性研究为例 [J].
曲颖 ;
贾鸿雁 .
人文地理, 2013, 28 (01) :128-134
[10]   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方旅游者博客的多维话语分析 [J].
冯捷蕴 .
旅游学刊, 2011, 26 (09)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