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山医院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和临床研究

被引:38
作者
骆俊
吴菊芳
朱德妹
李光辉
张婴元
汪复
机构
[1]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关键词
败血病; 交叉感染; 抗药性,微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5.3 [败血症];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近年来血流感染(BSI)病原菌变迁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状况。方法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96年医院感染标准诊断BSI,琼脂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BSI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3月31日上海市华山医院276例确诊BSI者中属社区获得性BSI71例(25.7%),医院获得性BSI205例(74.3%)。276例患者共获病原菌287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复数菌感染分别占38%、44.2%、13.8%、4.0%。医院获得性BSI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大肠埃希菌、念珠菌属最为常见。社区获得性BSI的病原菌以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等。药敏结果显示,48株金葡菌中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占56%,100株CoNS中甲氧西林耐药CoNS(MRCoNS)占88%。革兰阴性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明显增高。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细菌抗菌活性最强。引起葡萄球菌BSI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为静脉留置导管,手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结论CoNS,肺炎克雷伯菌,真菌BSI较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明显上升,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及真菌在医院获得性BSI中明显高于社区获得性BSI,引起BSI病原菌对抗感染药物耐药性较其他部位分离病原菌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