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支付的洗钱风险及其法律防范

被引:5
作者
兰立宏
机构
[1] 铁道警察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支付; 网络洗钱; 风险为本; 法律防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互联网支付洗钱已成为洗钱的新手段和新趋势。互联网支付在非面对面关系与匿名性、地理范围、注资方式、获取现金可能性以及服务分割性等五个方面具有洗钱风险。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在客户尽职调查措施、注册与登记、有权管辖的监管方法与识别等方面向成员国提出了防范建议。采用风险为本的方法,完善《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管理办法》的规定,防止利用第三方(包括稻草人)为互联网支付服务账户提供资金、利用互联网支付服务的非面对面性质洗钱以及与互联网支付服务提供者或其雇员共谋洗钱等三种洗钱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的反洗钱监管 [J].
闫海 ;
佟爽 .
浙江金融, 2013, (07) :25-28
[2]   利用互联网支付系统洗钱犯罪研究 [J].
兰立宏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7 (03) :50-58
[3]   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完善——以国际法和比较法的视角 [J].
兰立宏 .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9 (04) :23-27
[4]  
中国反洗钱报告[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 2010
[5]  
国际刑法——现状与展望[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旭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