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瑞丽断裂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特征及强震复发间隔

被引:11
作者
杜义 [1 ]
张效亮 [2 ]
黄学猛 [1 ]
杜宇本 [3 ]
谢富仁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2]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3]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龙陵-瑞丽断裂; 滑动速率; 特征地震; 复发间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表明,龙陵-瑞丽断裂(南支)北段是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一定正断分量的区域性活动断裂。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2.2mm/a,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6mm/a;全新世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1.8—3.0mm/a,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5mm/a。断裂在晚更新世以来的滑动速率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变化不大,反映出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强度比较稳定。利用Poisson模型、Lognormal模型、BPT模型三种概率模型计算获得未来50a强震发震概率分别是:6.32%、0.08%、0.05%;三种模型分别取权重0.28、0.36、0.36,获得龙陵-瑞丽断裂北段未来50a特征地震发震概率为1.82%。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2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GPS资料约束反演川滇地区主要断裂现今活动速率 [J].
王阎昭 ;
王恩宁 ;
沈正康 ;
王敏 ;
甘卫军 ;
乔学军 ;
孟国杰 ;
李铁明 ;
陶玮 ;
杨永林 ;
程佳 ;
李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5) :582-597
[2]   河流阶地演化与走滑断裂滑动速率 [J].
张培震 ;
李传友 ;
毛凤英 .
地震地质, 2008, (01) :44-57
[3]   1976年龙陵地震区断裂活动性研究 [J].
王晋南 ;
王洋龙 ;
安晓文 ;
杨向东 ;
常祖峰 .
地震研究, 2006, (04) :366-372
[4]   龙陵-澜沧新生断裂带地震破裂分段与地震预测研究 [J].
虢顺民 ;
徐锡伟 ;
向宏发 ;
周瑞琦 ;
董兴权 ;
张晚霞 .
地震地质, 2002, (02) :133-144
[5]   川滇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J].
苏有锦 ;
秦嘉政 .
中国地震, 2001, (01) :24-34
[6]   滇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J].
谢富仁 ;
苏刚 ;
崔效锋 ;
舒赛兵 ;
赵建涛 .
地震学报, 2001, (01) :17-23
[7]   川滇南部地区活动地块划分与现今运动特征初析 [J].
向宏发 ;
虢顺民 ;
徐锡伟 ;
张晚霞 ;
董兴权 .
地震地质, 2000, (03) :253-264
[8]   滇西南龙陵-澜沧第四纪新生断裂带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 [J].
虢顺民 ;
向宏发 ;
徐锡伟 ;
张晚霞 ;
周瑞琦 ;
董兴权 .
地震地质, 2000, (03) :277-284+237
[9]   滇西南龙陵-澜沧断裂带——大陆地壳上一条新生的破裂带 [J].
虢顺民 ;
向宏发 ;
周瑞琦 ;
徐锡伟 ;
董兴权 ;
张晚霞 .
科学通报, 1999, (19) :2118-2121
[10]   龙陵-澜沧断裂带双震型强震活动破裂模型讨论 [J].
周瑞琦 ;
虢顺民 ;
何蔚 .
地震地质, 1998, (03) :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