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捞对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陈作志
邱永松
贾晓平
钟智辉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广州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3] 山东青岛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4] 上海
关键词
北部湾; Ecosim动态模型;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捕捞的生态系统效应;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292
中图分类号
S931.1 [渔业资源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5.1软件构建了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1959-1960年的Ecosim模型,包含渔业、海洋哺乳动物、海鸟、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等20个功能组,通过与1997-1999年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捕捞活动对北部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年来在捕捞强度不断增加的压力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显著变化,长寿命、高营养级的肉食性鱼类生物量下降明显,系统以短寿命、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占优势.1999年的大中型鱼类的生物量仅为1960年的6%,而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则明显上升,尤其是头足类生物量上升了2.7倍,渔获物的营养级则从1960年的3.2降低到1999年的2.98,体现了"捕捞降低海洋食物网"的特点,目前的开发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利用20世纪90年代数据预测了降低捕捞压力后生态系统的变化.本研究证实了可以使用Ecosim模型预测捕捞压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604 / 16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自然环境变动对北部湾渔业资源的影响 [J].
李寇军 ;
邱永松 ;
王跃中 .
南方水产, 2007, (01) :7-13
[2]   北部湾生态通道模型的构建 [J].
陈作志 ;
邱永松 ;
贾晓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6) :1107-1111
[3]   东海区海洋捕捞渔获物的营养级变化研究 [J].
晁敏 ;
全为民 ;
李纯厚 ;
程炎宏 .
海洋科学, 2005, (09) :53-57
[4]   中山人工鱼礁区渔获物调查 [J].
陈丕茂 .
热带海洋学报, 2005, (03) :73-80
[5]   渤、黄、东海高营养层次重要生物资源种类的营养级研究 [J].
张波 ;
唐启升 .
海洋科学进展, 2004, (04) :393-404
[6]   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变动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 [J].
孙典荣 ;
林昭进 .
热带海洋学报, 2004, (02) :62-68
[7]   渤海生态通道模型初探(英文) [J].
仝龄 ;
唐启升 ;
DanielPauly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435-440
[8]   Cascading effects of overfishing marine systems [J].
Scheffer, M ;
Carpenter, S ;
de Young, B .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5, 20 (11) :579-581
[9]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data-limited fisheries: a case from Hong Kong[J] . William W.L. Cheung,Yvonne Sadovy.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 2005 (2)
[10]  
Representing Density Dependent Consequences of Life History Strategies in Aquatic Ecosystems: EcoSim II[J] . Carl Walters,Daniel Pauly,Villy Christensen,James F. Kitchell.Ecosystems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