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的137Cs示踪研究

被引:27
作者
李豪 [1 ,2 ]
张信宝 [1 ,3 ]
文安邦 [1 ]
史忠林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壤侵蚀; 坡耕地; 137Cs示踪;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9.05.026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坡耕地是三峡库区的重点水土流失区和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地。采用137Cs示踪技术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的土壤侵蚀速率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新政小流域的137Cs本底值为1420.9Bq/m2;平均坡度为11.4°的缓坡耕地的137Cs面积活度介于398.5~1649.6Bq/m2之间,坡长加权平均值为816.0Bq/m2;采用改进的简化质量平衡模型计算了坡耕地的土壤侵蚀速率,结果得出该坡地的土壤侵蚀模数介于-3358.8~4937.4t/(km2.a),其加权平均值为1294.6t/(km2.a)。受犁耕作用的影响,坡耕地两个坡段的土壤侵蚀速率随坡长增加大致都呈下降趋势,并在坡段下方出现了堆积。坡耕地土壤侵蚀速率不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所研究坡耕地属于缓坡,坡度较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当地农民总结出了一套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耕作方式,使得土壤侵蚀强度大大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