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采后荔枝果实中氧化和过氧化作用的变化
被引:139
作者:
林植芳
李双顺
张东林
刘淑娴
李月标
林桂珠
陈绵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
关键词:
荔枝;
氧化和过氧化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后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果实的果皮和果汁中的抗坏血酸及果汁的谷胱甘肽含量逐渐下降。果皮的谷胱甘肽含量先增多(采后3天)接着减少。超氧物歧化酶活性随采后时间加长而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高。采收7天后果皮中丙二醛含量增加2倍,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6—7倍,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只为原来的44%。内源清除活性氧能力的减弱与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表明,荔枝果实的衰老与活性氧的伤害有关。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可作为果实衰老的一个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87
页数:6
相关论文